“中农康必硒”商标为何被判为“有欺骗性”?

195199次 2019-10-29

  近日,北京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原告)提出“中农康必硒”商标(下称诉争商标)的注册申请,指定使用在“蛋;牛奶制品;水果蜜饯”等第29类商品上,被商标局和原商评委以诉争商标具有欺骗性为由予以驳回。

“中农康必硒”商标为何被判为“有欺骗性”?

  原告遂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主张诉争商标并无实际含义,未用以说明商品功能、用途等特点,不具有欺骗性。

  法院经审理认为,诉争商标包含“硒”字,结合指定使用的蛋等商品,容易使相关公众认为该商品原料中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硒”,从而对商品的原料等方面产生错误认识,构成《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的情形。法院对原告的相关主张不予支持。

  就像以上案例,香烟不能用“长寿”作商标,药品不能用“万能”作商标,服装不能用“健康彩棉”作商标……商标取名不能随心所欲,否则可能被判为有“欺骗性”!

  什么是有“欺骗性”?

  有些申请人在注册商标的时候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要注册的商标被认定带有欺骗性而被驳回。这就是因为,提交注册的商标违反了《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七)项的要求。

  我国现行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误认的。”此类不可申请为注册商标的情形。然而,商标为什么会被认定为带有欺骗性呢?

  为什么会被认定为带有欺骗性?

  据我国现行商标法的规定,判断商标是否带有欺骗性可以从以下三点出发:

  一、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产生误认

  对商品特点的误认包括:对商品(包括服务,下同)性质、商品质量、商品原料、成分、商品的功能用途、商品的工艺、技术特点、商品价格、规格、重量、数量、产制时间的误认等。

  二、对商品的产地产生误认

  对商标标志中含有地名的审查或审理可能会涉及我国商标法中的多个条款。我国现行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与第(二)项分别规定了我国国名和外国国名(该国政府同意的除外)不得作为商标使用。我国现行商标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了我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名称和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比如,如果将“天山”使用在矿泉水商品上,就容易使公众对矿泉水的产地产生误认。

  三、夸大但是不认定为带有欺骗性的情况

  《最高人民法院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条也规定:“有些标志或者其构成要素虽有夸大成分,但是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或者相关公众的通常认识并不足以引人误解。对于这种情形,人民法院不宜将其认定为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标志。”容易使公众产生误认的标准需结合标志与商品来判断。

  • 商标查询
  • 版权查询
上一篇: 转让商标好在哪? 下一篇: Vivo申请了6G商标,6G将实现每秒1 TB的速度和零延迟!

知识产权公司

热门TAGS


湖南商标注册邻接权杭州商标注册商标起名商标法案例申请专利流程商标诉讼找商标 查看全部

厦门一品微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www1.epbiao.com 闽ICP备12024801号

免费查询商标能否注册

————零时差对接国家商标局数据库————

  • 商标名称:
  •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