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工坊注册“三只熊”商标,推出首个大马士革茶刀品牌
大马士革艺术品最初流行于欧美国家,包括大马士革刀剑、斧头等高端户外工具,以及戒指、项链挂坠等大马士革饰品。在美国、德国、瑞典、法国、瑞士等一些国家,活跃着一大批大马士革艺术家,他们以大马士革花纹钢为主要材料,设计各类精美的手工艺品。在欧美,大马士革艺术家的地位与服装、珠宝设计师近似,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推崇。如果您注册商标有难度,那么可以找一品标局商标注册服务人员解决,高效一流的服务,专业的商标注册顾问,是您的选择。若想了解更多商标资讯都可以访问一品标局,一品标局中国商标为您提供免费商标查询,希望能帮助到各位。
大约在本世纪初,大马士革艺术品开始进入国内收藏家的视野。
最初进入国内市场的大马士革艺术品,大多出自国外刀匠之手,单品价格动辄上千或者几千美元,只在重度发烧友的小圈子里流行。国外一些大师级刀匠也逐渐被国内玩家所认识。如美国现代锻造刀界的灵魂人物,美国白刃匠协会四位创始人之一的Bill Moran;现代折刀之父Ron Lake;由珠宝设计师转行的定制刀匠Michael Walker;居住在瓦胡岛的传奇刀匠Tom Mayo;日本研磨大师松田菊男;擅长锻造羽毛纹大马士革刀的Kevin Casey;美国ABS协会唯一获得大满贯奖项的Ron Newton;瑞典的马赛克大马士革刀匠Johan Gustaffsson等。
随着大马士革艺术品热不断升温,国内一些手艺人开始制作大马士革艺术品。从工艺上讲,现代大马士革艺术品应用的是手工折叠锻打技术,这项工艺在中国古代叫“折花钢”,已经有上千前历史。对国内有一定技术传承的铁匠来说,制作手锻大马士革钢并不存在什么技术障碍。
初期,国内的大马士革艺术品以模仿欧美、日本为主。后来以张勇为代表的一些刀匠开始倡导原创设计和中式风格,本土化的大马士革艺术品设计初露端倪。
张勇出生于铁匠世家,是一名冷兵器研究专家,2000年创办保定上谷冷兵器研究会,担任秘书长至今。张勇提出,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艺术创作应当着眼于民族特色,让传统文化元素在大马士革流行艺术中得到体现和发扬。如果一味模仿、山寨国外设计师的作品,对国外大师顶礼膜拜,只会令本土创作受到压制甚至萎缩。
这些年,张勇的匠人工坊陆续推出一系列原创设计的中式大马士革刀,受到国内外同行和收藏爱好者的好评,为大马士革艺术本土化开辟了一条崭新道路。
中国是茶文化大国,作为茶道器具的茶刀,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礼器。张勇等一批刀匠把目光投到大马士革茶刀的创作上。匠人工坊2015年推出大马士革金刚六字诀茶刀,采用手锻大马士革工艺,融合中国传统儒、释、道思想,将本土中式大马士革刀设计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由于大马士革工艺对手工高度依赖,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大马士革艺术品多为小作坊生产。
随着行业不断升温,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设计和制作良莠不齐,个别商贩只做一锤子买卖,后续服务堪忧,抄袭模仿现象严重。在上谷冷兵器研究会2016年研讨会上,一些会员提出,大马士革艺术品必须走品牌化路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持和激励设计师的创作动力。经研究,决定由匠人工坊注册首个大马士革艺术品商标。2017年,匠人工坊“三只熊”大马士革茶刀商标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
茶刀根植于中国饮茶文化,与传统的刀剑文化、武侠文化、锻造工艺、雕刻艺术水乳交融。茶刀艺术品牌化,或许会带动大马士革艺术品市场的品牌化浪潮,涌现更多知名茶刀品牌,从而推动国内大马士革艺术品市场走向规范化,让中国的大马士革艺术品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 商标查询
- 版权查询
便捷链接: 商标查询 商标注册 版权登记 专利申请 海外商标注册 商标交易
本文来源:中国商标网 - 匠人工坊注册“三只熊”商标,推出首个大马士革茶刀品牌
版权说明:上述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一品知识产权意见,不承当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