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早讯:上半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39.3万件;我国新兴技术领域专利储备加强

3742次 2022-07-13

  上半年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统计数据发布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47.3万件

  记者张维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行的上半年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上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国内专利、商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申请呈先降后升趋势,总体平稳。上半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39.3万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47.3万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38.3万件。

  从企业创新看,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到32.5万家,同比增长20.3%;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为210.7万件,同比增长22%,高于全国平均增速4.5个百分点。

  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5万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33.4万件,同比增长23.4%,以占国内企业47.8%的数量产生了国内企业63.3%的有效发明专利量,保持着强劲的创新活力。

  在新兴技术领域专利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排前三位的技术领域分别是计算机技术、测量和数字通信,分别占总量的9.4%、7.6%和6.8%;增速前三位为信息技术管理方法、计算机技术和医学技术,分别同比增长78.5%、32.3%和27.1%。胡文辉指出,新兴技术领域专利储备的增强,支撑了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也增进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福祉。

  上半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39.3万件

  12日发布的上半年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39.3万件;截至2022年6月底,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到32.5万家,同比增长20.3%,彰显了企业强劲的创新活力。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介绍,上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国内专利、商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申请呈先降后升趋势,总体平稳。上半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39.3万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47.3万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38.3万件。

  从企业创新看,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到32.5万家,同比增长20.3%;拥有有效发明专利为210.7万件,同比增长22.0%,高于全国平均增速4.5个百分点。

  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5万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33.4万件,同比增长23.4%,以占国内企业47.8%的数量产生了国内企业63.3%的有效发明专利量,保持着强劲的创新活力。

  在新兴技术领域专利方面,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排前三位的技术领域分别是计算机技术、测量和数字通信,分别占总量的9.4%、7.6%和6.8%;增速前三位为信息技术管理方法、计算机技术和医学技术,分别同比增长78.5%、32.3%和27.1%。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等新兴技术领域蓬勃发展,相关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也正在不断增加。”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表示,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深入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业态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究和实践探索,推进实施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工程,增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核心动能,助力打造我国数字经济新优势。

  我国新兴技术领域专利储备加强

  今年上半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39.3万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47.3万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38.3万件。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3.3万件。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390.6万件,同比增长17.5%。

  7月12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发布的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态势稳中有进、质量提升。

  企业创新活力强劲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介绍,上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国内专利、商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申请呈先降后升趋势,总体平稳。以上海为例,6月份的发明专利申请扭转前期下降态势,环比数据回暖。“当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和创新主体积极克服疫情冲击,创新创造能力得到恢复。”胡文辉说。

  同时,国内企业创新活力强劲。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到32.5万家,同比增长20.3%;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为210.7万件,同比增长22.0%,高于全国平均增速4.5个百分点。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5万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33.4万件,同比增长23.4%,以占国内企业47.8%的数量产生了国内企业63.3%的有效发明专利量。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新兴技术领域专利储备加强。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排前三位的技术领域是计算机技术、测量和数字通信,分别占总量的9.4%、7.6%和6.8%;增速前三位为信息技术管理方法、计算机技术和医学技术,分别同比增长78.5%、32.3%和27.1%。

  “新兴技术领域专利储备的增强,支撑了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也增进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福祉。”胡文辉表示。

  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呈良好发展态势

  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表示,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等新兴技术领域蓬勃发展,相关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也在不断增加。截至2021年底,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有效发明专利达到97.7万件,是2016年的2.8倍,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的比重达到35.2%。

  同时,我国在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以人工智能为例,2021年,我国在中美欧日韩世界五大知识产权局获得授权的人工智能发明专利达到5.7万件,是2016年的5.1倍,年均增长38.5%。近日,德国专利商标局发布的报告也显示,2021年,在与数字化相关的数字通信等技术领域,中国在德国的专利申请公开量较上一年明显增加,优势地位不断巩固。

  多举措破解专利转移转化“两难”问题

  “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雷筱云坦陈,在专利转移转化方面,存在高校院所成果“转化难”和中小企业技术“获取难”的“两难”问题。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政策引导和制度供给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深入推进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加快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等举措,推动知识产权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据统计,2021年,全国高校院所专利转让许可次数达到2.7万次,同比增长33%,是全国专利转让许可总体增速的近2倍。其中,16个重点省份高校院所专利转让许可次数、向中小企业转让许可的次数和惠及企业数均占全国的九成左右,推动专利转移转化的引导作用和实施成效显著。

  雷筱云透露,目前已经有13个省份印发了专利开放许可试点方案,6个省份组织77所高校筛选公布了3375件专利进行开放许可,精准匹配推送到1.9万家中小微企业,达成许可合同587份。国家知识产权局计划在2022年底前,发动超过100所高等院校参与试点,达成专利许可超过1000项,有效提升专利转化成效。

  中国发明专利有效量超390万件 有效注册商标逾4000万件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12日透露,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390.6万件,有效注册商标4054.5万件,同比分别增长17.5%、20.9%。

  与此同时,中国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2493个。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6927件。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市场主体19350家;中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申请累计7.4万件,发证5.7万件。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当天下午在北京举行2022年上半年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胡文辉介绍情况时作上述表示。他说,总体上看,当前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态势稳中有进、质量提升。

  ——上半年中国发明专利授权39.3万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47.3万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38.3万件。受理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3.3万件。中国申请人通过《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提交外观设计国际申请353件。专利复审结案3.1万件,无效宣告结案0.5万件。

  ——上半年中国商标注册量367.4万件。收到国内申请人提交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2699件。完成商标异议案件审查8.1万件,完成各类商标评审案件审理21.7万件。

  ——上半年中国批准地理标志产品3个。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365件。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市场主体2239家。

  ——上半年中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申请7661件,发证5233件。

  胡文辉指出,2022年上半年中国知识产权统计数据主要呈现知识产权创造趋势平稳、国内企业创新活力强劲、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普惠性增强、地理标志产业规模扩大、新兴技术领域专利储备加强等五方面特点。

  其中,中国企业创新活力强劲方面,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到32.5万家,同比增长20.3%;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为210.7万件,同比增长22%,高于全国平均增速4.5个百分点。

  新兴技术领域专利储备加强方面,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排前三位的技术领域分别是计算机技术、测量和数字通信,增速前三位为信息技术管理方法、计算机技术和医学技术,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完)

  “金融类案快审系统”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近日,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两份发明专利证书,该院研发的“金融类案快审系统”办案平台中的两项核心技术——“金融借款纠纷文书生成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和“信用卡要素表生成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

  据了解,快审系统主要适用于信用卡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等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系列案件。点击进入该系统的外部界面后,只需模块式填写当事人信息、欠款情况、逾期时间、利费等要素信息,并上传电子扫描证据,快审系统即可将数据准确推送至广东法院诉讼服务网,同步完成网上立案申请。开庭时,庭审参与人员通过快审系统实时调阅案件电子卷宗,可实现无纸化“轻装上阵”。

  除了方便当事人参与诉讼,快审系统更让金融类案审判驶入“快车道”。快审系统外部平台与法院内部办案平台进行有效对接、数据融通,形成“智慧大脑”——案件核心数据库。案件数据自动导入至快审系统预设的各类诉讼文书版本,即可匹配自动生成包括保全裁定、开庭笔录、判决书等30多类诉讼文书初稿。依托快审系统,金融类案的立案审批、分案、排期、送达、结案等事务性工作实现批量流转、批量处理。

  “禅城区法院顺应金融审判专业化、科技化发展趋势,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探索开发快审系统,为科技与司法深度融合、服务保障金融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成功范式。”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中盈盛达融资担保投资公司董事长吴列进表示。

  数据显示,快审系统自2021年8月上线运行至今年5月,由2名法官组成的快审小组审结信用卡纠纷系列案4800件,案件一审服判息诉率达98.3%,案件发改率为0.2%。

专利查询https://www1.epbiao.com/theme/zhuanlishenqing/

版权登记https://www1.epbiao.com/banquan/


  • 商标查询
  • 版权查询
上一篇: 转让商标好在哪? 下一篇: 全国知识产权半年报:有效注册商标超4000万件

知识产权公司

热门TAGS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商标代理机构专利注册发明专利申请温州商标注册深圳商标转让酒商标共腾商标注册 查看全部

厦门一品微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www1.epbiao.com 闽ICP备12024801号

免费查询商标能否注册

————零时差对接国家商标局数据库————

  • 商标名称:
  •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