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快讯:河南省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数量突破百件;专利公布: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发布电机转子温度估算技术

1649次 2025-02-18

  河南省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数量突破百件

  开展专利转化运用,就是要让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2月17日,记者从河南省知识产权维权保护中心获悉,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试点平台近日公布2024年度专利密集型产品,河南省77家企业的109件产品被认定为专利密集型产品。

  这些产品涉及关联专利1104件,涉及新装备制造业、医药医疗产业、新材料制造业、信息通信技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产业领域。其中,郑州市、洛阳市、许昌市认定数量分别达37件、22件、11件,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河南省大力推动专利产品备案和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工作,与区域专利转化专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将专利产品备案和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情况作为评价区域专利转化运用工作的重要指标,统筹推进各级优势示范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等重点企业群体积极开展备案和认定工作,推动培育更多经济效益高且专利价值贡献突出的产品,有力促进专利产品化产业化。

  下一步,河南省将继续加大企业专利产品培育备案工作力度,完善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推广举措,强化与商标品牌培育协同,为打造中国品牌作出更大贡献,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

  2024年生成式AI专利调查:中国新增量全球第一

  由法国政府主办、印度政府协办的巴黎 AI 行动峰会(Paris AI Action Summit),吸引了全球 100 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 AI 领域的企业高管,共同讨论人工智能对于全球发展的影响。

  和前两届分别在英国和韩国举行的 AI 峰会相比,本届峰会聚焦的主题从安全与风险明显转向了 AI 发展的潜力。“AI 教母”李飞飞在峰会上开幕式演讲中说:“现在是真正的‘第一个 AI 时代’”;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更是直言:“现在就是 AI 创新的黄金年代,而最大的风险是错失良机”。

  而作为本届峰会东道主的法国,将峰会主题定为“切实行动”,也被解读为欧洲试图在 AI 领域争夺发展的影响力。在峰会举办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我们(欧洲)必须弥补与中美在 AI 领域的差距。”

  通过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的专利数据,尝试以一个细切面来呈现当下全球 AI 竞争格局。

  2024 年,生成式AI专利数大增

  尽管生成式人工智能只是人工智能的分支之一,专利占比也不高——截至 2024 年年底,全球 AI 专利总量接近 260 万件,生成式 AI 则是 9 万多件,占比仅为 3.6%,但生成式 AI 因能通过学习已有数据来创造出新内容,包括文字、图像、音乐等,已然成为 AI 界的显学。

  推动这一技术受关注的关键节点是 OpenAI 在 2022 年 11 月发布的 ChatGPT,向全球展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此后仅中国就出现了上百款大模型,文生图、文生视频等产品层出不穷。

基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 2024 年发布的生成式 AI 专利检索方法(详细介绍见文末),在专利数据库检索后发现,2024 年全球新增了 4.5 万条生成式 AI 专利信息,这个数量和过去 10 年的总和相当。

  另外,2024 年新公开的 4.5 万条生成式 AI 专利中,产生自中国的数量达到 2.7 万条,占比 61.5%,位列第一,美国则以 7592 条位列第二。尽管马克龙认为“欧洲在当今全球 AI 竞赛之中严重落后,甚至已不在‘竞赛行列’”,但是欧洲依然是去年全球第三大 AI 专利受理地。

  需要提醒的是,受理地不完全代表发明者的来源地。事实上,2024 年在欧洲专利局公开生成式 AI 专利数最多的公司是韩国的三星(254 条),第二是美国的谷歌(54 条),第三多的是中国的华为(51 条)。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曾根据专利的发明人地址统计过 2014 年到 2023 年期间,全球生成式 AI 专利的发明人来源,前五位分别是中国、美国、韩国、日本和印度。

  中国拥有最多的 GenAI 专利,美国、韩国、日本和印度位列其后。图片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与中美在 AI 发展上取得的领先优势相比,欧洲在 AI 监管上则更为激进,全球首部全面监管人工智能的法规《人工智能法案》由欧盟推出,并于 2024 年 8 月 1 日正式生效。

  只是该法案才生效半年,欧盟就有意为人工智能开发松绑。马克龙及欧盟高级官员在本届峰会上都表示,欧盟将简化对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监管,以助其在欧盟地区蓬勃发展。

  “欧洲在监管等方面过于中央集权,这意味着在观点、能力多样性等方面没有建立应有的优势。”英国剑桥大学机器学习教授、阿兰·图灵研究所高级 AI 研究员尼尔·劳伦斯(Neil Lawrence)对表示。

  谁在热衷申请生成式 AI 专利?

  从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最多的企业数据看,我们能更直观地看到马克龙所担心的欧洲与中美在 AI 领域的差距。

  根据的梳理,整个 2024 年,生成式 AI 专利数量最多的 20 家公司中,有 11 家来自中国,包括了腾讯、百度、中国移动,美国则有 7 家,欧洲仅有西门子 1 家公司。

  来自中美的商业巨头都在发力生成式 AI,这就能理解马克龙为什么会担忧欧洲只能扮演一个 AI 的消费者角色。

  除了商业机构,过去一年生成式 AI 专利新增最多的学术机构,也都来自中国。2024 年,中国科学院以 492 件新增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数位列第一,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紧随其后。

  不过,也有人对专利数量能多大程度体现一家机构的创新能力表示疑问。

  对此,从事知识产权领域工作的夏蔚丰律师对表示:“专利数量是衡量一家公司在 AI 领域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专利数量能够直接体现公司技术积累和研发实力。”但他也指出,除了专利数量,“还需要同时结合专利质量、商业化能力、基础研究、生态构建等多维度去进行评估”。夏蔚丰提到,曾经备受资本青睐的 AI “四小龙”,其整体 AI 专利数量相当可观,但一度因缺乏将技术落地的能力而饱受争议。

  此外,夏蔚丰还提到,他和很多 AI 企业研发人员交流人工智能专利这一话题时发现,研发人员普遍感觉 AI 技术迭代速度越来越快,AI 专利申请也越来越卷,一些企业会有计划地申请大量专利,通过堆积 AI 专利来建立自己的 AI 技术壁垒。

  这种通过申请大量专利来形成技术壁垒的模式是好是坏,夏蔚丰觉得需要辩证地看待:“我们有些客户是新进入 AI 赛道的创业者和进行 AI 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专利丛林’现象已经事实上阻碍了他们的发展,创新成本也变得更高,很担心技术应用受到限制。”但也需要看到“专利的申请和授权为中国 AI 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推动了技术转化和产业升级。”

  “开源”不是白送,专利也不一定是垄断

  除了拥有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最多的公司外,记者在梳理数据时,还发现了一个很有反差感的情况:

  推出 ChatGPT 的 OpenAI,至今只申请了 30 件人工智能专利,而且全都是 2024 年才提交的;而同样把 AI 界搅得天翻地覆的 DeepSeek,它的团队所拥有的与 AI 相关的专利也才 27 件,其中诸如《一种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数据集的构建方法》这样的与训练大模型直接相关的专利,也是 2024 年提交的。

  但关于两家公司申请专利的讨论,却是截然相反的两种画风:对于 OpenAI,很多人疑惑的是,专利数为什么这么少?和竞争对手谷歌比起来,实在是约等于无;而对于 DeepSeek,更多人想问的是,为什么它还要申请专利?

  这种“双标”态度,本质上源于 ChatGPT 和 DeepSeek 所代表的两种技术路线之争:

  ChatGPT 主打“闭源”(软件源代码不对外公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报告》中分析, OpenAI 的专利数之所以这么少,是为了避免以专利的方式泄露自己的技术。而 DeepSeek 则力推“开源”(软件源代码对外开放),新模型刚一发布,训练细节就公布。

  所以很多人会问:为什么 DeepSeek 的公司在共享自己技术给大家免费使用的同时,还申请专利?对此,夏蔚丰表示,如果 DeepSeek 不及时申请专利,可能会被他人“掠夺”相似技术,甚至进而受到诉讼威胁。通过专利确权,可有效减少日后纠纷。

  在夏蔚丰看来,“开源”和“专利”之间并非对立:“本质上是‘开源’扩大生态,专利保护核心技术。”关键看企业如何设计授权条款,让更多人受益的同时,保证自身的投资回报。

  或许随着以 DeepSeek 为代表的开源路线被认可后,会有更多团队被鼓励跟进,创造出更多高效率、低成本的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专利,将在未来迎来指数级增长。

  有关 GenAI 专利检索方法的说明:

  GenAI专利的检索关键词参考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 2024 年发布的报告《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附录中公布的生成式AI的相关检索词,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大语言模型、Generative AI、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Large language models、llms、Diffusion models 等。部分专利介绍虽然提及生成式 AI,但专利本身技术与此无关,这里调用智谱清言 GLM-4-Flash 模型进行了剔除。

  专利公布:嘉兴敏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发布一种极板结构及电解槽

  嘉兴敏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于2025年2月18日公布了其发明专利——一种极板结构及电解槽。该专利涉及电解或电泳工艺设备,旨在提升电解槽的性能和效率。

  关键点:

  - 申请人:嘉兴敏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发明人:孙健、田港、上官鹏鹏

  - 申请时间:2024年10月25日

  - 公布日期:2025年2月18日

  - 专利号:CN202411502845.0

  - 公开号:CN119465200A

  - 分类号:C25B9/23, C25B1/04

  - 代理机构: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嘉兴亚太科技工业园区

  - 邮编:314051

  该专利的公布标志着公司在电解槽技术领域的创新进展,为相关行业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专利公布: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发布电机转子温度估算技术

  2025年2月18日,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公布了其发明专利——“电机的转子温度估算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该专利涉及发电、变电或配电领域,旨在提高电机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关键点

  - 申请时间:2024年12月30日

  - 公布日期:2025年2月18日

  - 申请人: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 发明人:顾尉松

  - 专利号:CN202411973116.3

  - 分类号:H02P29/66, H02P23/14

  -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扬中经济开发区港兴路868号

  - 代理机构: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此专利公开了一种创新的电机转子温度估算方法及其应用,有助于提升车辆及其他相关设备的安全性和性能。

新用户注册免费领取888元https://www.epbiao.com/topic/xinren/

免费查询商标https://www.epbiao.com/zt/sbcx17/

商标注册费用https://www.epbiao.com/feiyong/


  • 商标查询
  • 版权查询
上一篇: 商标转让都有哪些好处呢? 下一篇: 专利快讯:浙江芯唐浩志智能科技取得多功能集成智能锁专利,实现高度动态拓展模块安装机制;中联重科取得爬梯组件和工程机械专利

知识产权公司

热门TAGS


商标分类玩具商标注册商标事务所实用新型专利商标法案例广东商标湖北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保护 查看全部

厦门一品微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www.epbiao.com 闽ICP备12024801号

免费查询商标能否注册

————零时差对接国家商标局数据库————

  • 商标名称:
  •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