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快讯:阿里已注册多枚千问商标;剑指电商领域商标侵权市场监管总局拟出新规
阿里已注册多枚千问商标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已成功注册多枚“千问”商标,国际分类包括科学仪器、广告销售、通讯服务等。此外,该公司已成功注册多枚“TONGYI QWEN”商标,国际分类包括广告销售、通讯服务、网站服务等。
剑指电商领域商标侵权市场监管总局拟出新规
为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共治体系,市场监管总局研究起草了《电子商务平台协助查处商标侵权案件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协助查处规定》),并于近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持续扩大,电子商务领域商标侵权问题日益受到企业和消费者关注。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大商标侵权案件查办力度。今年前三季度,共查办商标等知识产权违法案件2.7万件,涉案金额4.68亿元,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742件。执法中发现“幽灵网店”问题突出。
例如,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组织查处电商平台上涉嫌侵犯“胖东来”注册商标专用权的14家网店,发现10家不在公示地址经营,其中8家无法找到。网店经营者“找不到人”现象比较突出,已成为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网络侵权案件时面临的一个难点。为解决以上问题,市场监管总局自2024年10月起组织起草《协助查处规定》,征求有关部门、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部分电商平台和专家学者意见并进行充分吸收。
《协助查处规定》明确了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协助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商标侵权案件的具体措施,并重点提出四项内容:
一是对于已有证据能够初步证明商标侵权行为存在的,市场监管部门可以通报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告知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依法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二是对于当事网店经营者地址信息不实,无法取得联系的,市场监管部门应当通知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对当事商铺和商品信息置顶位置进行显著标记,并通知当事网店经营者如实提供相关信息和配合市场监管部门调查。
三是对于相关违法案件涉及多个地区的,规定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管辖权限与协查要求。
四是强调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违反相关规定,构成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查处
电商平台协助查处商标侵权案件新规公开征求意见
电商平台协助查处商标侵权案件新规公开征求意见
矛头指向网店经营者“找不到人”等乱象
本报讯 (记者何 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电子商务平台协助查处商标侵权案件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协助查处规定》),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将矛头指向网店经营者“找不到人”等乱象。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持续扩大,电子商务领域商标侵权问题日益受到企业和消费者关注。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大商标侵权案件查办力度。今年前3季度,共查办商标等知识产权违法案件2.7万件,涉案金额4.68亿元,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742件。执法中发现“幽灵网店”问题突出。例如: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组织查处电商平台上涉嫌侵犯“胖东来”注册商标专用权的14家网店,发现10家不在公示地址经营,其中8家无法找到。网店经营者“找不到人”现象比较突出,已成为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网络侵权案件时面临的一个难点。为解决以上问题,市场监管总局自2024年10月起组织起草《协助查处规定》,征求有关部门、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部分电商平台和专家学者意见并进行充分吸收。
据介绍,为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共治体系,根据《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协助查处规定》明确了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协助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商标侵权案件的具体措施,并重点提出4项内容。
一是对于已有证据能够初步证明商标侵权行为存在的,市场监管部门可以通报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告知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依法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二是对于当事网店经营者地址信息不实,无法取得联系的,市场监管部门应当通知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对当事商铺和商品信息置顶位置进行显著标记,并通知当事网店经营者如实提供相关信息和配合市场监管部门调查。
三是对于相关违法案件涉及多个地区的,规定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管辖权限与协查要求。
四是强调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违反相关规定,构成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查处。
秀洲查处假冒“嘉兴粽子” 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案
记者从秀洲区市场监管局获悉,近日,该局办结了一起假冒“嘉兴粽子”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的案件。
经查,当事人于2025年3月开始生产粽子,共生产冷冻粽子1.5万余只、常温真空粽子10万余只。在未获得商标授权的情况下,自行采购印有“嘉兴粽子”“嘉興粽子”字样的包装箱包装销售。
“嘉兴粽子”是嘉兴市食品工业协会持有的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有效期自2021年6月21日至2031年6月30日。上述涉案粽子包装上使用的“嘉興粽子”经嘉兴市食品工业协会鉴定,系假冒商标。
秀洲区市场监管局于今年查获上述生产销售假冒“嘉兴粽子”地理集体证明商标的食品销售公司及其产品生产企业,当事人无法提供有关商标证明材料,涉嫌商标侵权,执法人员依法扣押了全部涉案粽子及侵权包装箱。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条第二款的规定,秀洲区市场监管局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罚款8.7万元,没收侵权产品。
据了解,秀洲区现有“嘉兴粽子”“嘉荷青鱼”“南湖菱”“洪合蜜梨”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秀洲区市场监管局提醒,地理标志属知识产权保护范畴,任何单位或个人如需使用,须事先向标志权利人申请授权,经审核批准后方可在产品包装、宣传中使用,未经授权擅自使用的均属侵权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将严格查处。
微软新专利曝光:会“听声音”的触控板,手感能自动校准
科技媒体 Windows Latest 昨日(11 月 17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微软已申请名为“声感-触觉一体式”(haptic-sonic)的触控板专利,目标挑战苹果 MacBook 的 Force Touch 压力触控技术。
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不同于传统触控板的物理下沉结构,新专利与苹果 Force Touch 类似,都采用触觉反馈马达来模拟真实的点击感,但微软在此基础上迈出了更远的一步。
该专利最核心的亮点在于引入了“自我感知”能力。系统将利用笔记本电脑的内置麦克风,实时捕捉用户每次点击触控板时由触觉马达产生的“点击声”。
随后,Windows 系统或固件会将这个声音与一个预设的“目标”参考音进行比较,这个参考音代表了全新、完美调校状态下触控板应有的声音和感觉。
通过这种声学比对,系统能够精确判断当前触觉反馈的性能表现,从而实现自动微调,补偿因硬件老化或机身结构变化带来的手感差异。
微软的这套系统还包含了一套巧妙的容错与备份方案。如果系统通过麦克风分析发现,触控板产生的点击声存在异常,便可判断其内部的触觉致动器可能出现故障或性能衰退。
系统此时并不会让用户体验戛然而止,而是会自动切换到备用方案。一种方案是调用设备的扬声器来播放模拟的点击音效,以声音弥补触感的缺失。这种“声感”与“触感”的智能切换,是苹果及其他厂商尚未公开探索过的创新领域。
这项专利的雄心不止于优化单一设备。微软计划将这种触觉信号转化为一个通用的“触觉事件”,让其不再局限于触控板本身。当系统完成自我校准后,操作系统可以在后台智能决策,在最合适的设备上播放这个“触觉事件”。
例如,当触控板工作正常时,由它提供振动;一旦检测到故障,相同的触觉反馈模式可以无缝地转移到连接的触觉鼠标、游戏手柄或其他支持的外部设备上,这一构想旨在为用户打造一个持久且跨设备一致的触觉交互体验。
新用户注册免费领取888元https://www.epbiao.com/topic/xinren/
免费查询商标:https://www.epbiao.com/zt/sbcx17/
商标注册费用:https://www.epbiao.com/feiyong/
- 商标查询
- 版权查询
便捷链接: 商标查询 商标注册 版权登记 专利申请 海外商标注册 商标交易
本文来源:中国商标网 - 商标快讯:阿里已注册多枚千问商标;剑指电商领域商标侵权市场监管总局拟出新规
版权说明:上述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一品知识产权意见,不承当任何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