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快讯;“沙湾墨兰”成为番禺区首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申请快速审查办法》发布施行(知识产权报)
“沙湾墨兰”成为番禺区首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为发挥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效能,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7月23日,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面向全市公开征集商标恶意“撤三”行为线索。
商标“撤三”全称为“撤销连续三年不使用注册商标申请”,是依据商标法对连续三年无正当理由未使用的注册商标提出的撤销程序,旨在清理闲置商标资源。商标恶意“撤三”行为是指申请人出于不正当竞争或损害他人权益的目的,滥用商标撤销申请权,对他人正常使用的注册商标提出恶意撤销申请的行为。商标恶意“撤三”的常见表现包括:申请人在提出撤销他人商标的同时,注册相似或相同商标,尤其是针对那些长期未使用但对品牌保护至关重要的商标。这种行为旨在利用原商标的商誉误导消费者,谋取不正当利益;申请人无正当理由,对同一或多个商标反复提出撤销申请,目的是损害对手商誉或迫使权利人退出市场。这种行为不仅给权利人带来经济损失,还浪费行政和司法资源;大企业利用财力和资源优势,针对中小企业的优质商标频繁提出撤销申请,意图迫使对方放弃商标权。这种行为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秩序,威胁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据了解,本次主要从三方面征集市场经营主体正在遭遇商标恶意“撤三”行为的线索:明知或应知经营主体的商标已使用,仍提出“撤三”申请的;经营主体的同一商标被反复提出“撤三”申请的;其他明显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恶意增加经营主体持有和维护商标权成本,破坏商标注册管理秩序的。
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强调,线索内容需指向明确,包括但不限于商标注册号、商标名称、经营主体名称、联系地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商标实际使用范围等情况并附充分的佐证材料。佐证材料内容应重点提供证明商标实际使用的证据(如产品图片、销售合同、广告宣传材料等扫描件或照片),以及能证明对方行为存在恶意的相关材料。
《商标注册申请快速审查办法》发布施行(知识产权报)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修订的《商标注册申请快速审查办法》正式发布并开始施行。
2022年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商标注册申请快速审查办法(试行)》。《办法(试行)》颁布实施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对符合规定的商标予以快速审查,有效维护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重大区域发展利益。为适应可申请注册商标类型的增加,突出对重大区域发展利益的支持,国家知识产权局结合商标审查实践,于2024年4月启动了对《办法(试行)》的修订工作。
与《办法(试行)》相比,《办法》扩大了商标注册申请快速审查范围,新增了“涉及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国家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且迫切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情形,“涉及省级人民政府推动构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的产业链,且商标已经使用”的情形,以及涉及“重要文化遗产”且商标保护具有紧迫性的情形等。
同时,《办法》将请求商标注册申请快速审查的条件中的商标“仅由文字构成”修改为所申请注册的商标标志可以是“文字、图形、字母、数字或以上要素的组合”,丰富了可申请注册商标的类型。此外,《办法》还明确了商标注册申请快速审查的相关期限,国家知识产权局收到快速审查请求后,对申请材料进行严格审核,对不符合《办法》规定的不予快速审查,并在5个工作日内通知快速审查请求人;准予快速审查的,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王国浩)
高德申请注册“低空高德”、“空中高德”商标
近日,高德软件有限公司申请注册“低空高德”“空中高德”商标,国际分类为科学仪器、网站服务、运输贮藏,当前商标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
据了解,高德软件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高德地图成员,位于北京市,是一家以从事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为主的企业,法定代表人为董振宁。企业注册资本64242.4242万人民币,实缴资本8000万人民币,并已于2014年完成了并购,交易金额10.45亿美元。
瘦身瘦到只剩商标,飞利浦这块牌子还值多少钱?
以为买的是大牌制造,到手的却是白牌代工,说的不是南极人,而是飞利浦!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惊异的发现,自己好像身处在飞利浦宇宙里。
小到音响耳机,大到空调电饭煲,到处都是飞利浦的logo。
然而事实是,人家只出了个商标。
从欧洲制造的皇冠,到品牌批发商,百年飞利浦现在只剩一块牌子在挣钱。
问题来了,一家什么都精通、研发经费曾经超过30亿欧元的企业,为什么最后会放弃制造,沦为“贴牌工厂”?
最初,飞利浦做碳丝灯泡起家,20世纪初,就成为了欧洲最大的灯泡厂商。
然而,飞利浦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进入信息时代,飞利浦坐上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快车,向各个领域冲刺。
从CD、DVD到电动剃须刀、家用录音机,甚至医疗超声设备和半导体它都能做。
70年代,飞利浦的在职员工一度超过40万,到了1996年,飞利浦的全年营收超过400亿美元,在《财富》世界500强的榜单中名列第53名。
说它是欧洲制造的门面担当,没有人敢不服。
那为什么这样一家“样样精通”的巨头,最后会“样样放弃”呢?
第一个原因,就是飞利浦引以为傲的多元扩张。
从家用电器、音响电视,到照明设备,半导体设计……挣钱的行业飞利浦都想碰一碰。
这种全产业链布局确实撑起了体量,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家电你要卖,电视你要做,芯片你也想造,一个企业能有多少资源投入到这么多行业中去?
尤其在上世纪90年代末,全球科技产业加速重构,搞专精化,飞利浦却把自己的资源稀释到不同的行业中去。
表面看,是全能战士,实则是样样都通、样样都松。
其次,时代变了。
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重创飞利浦的半导体业务,年亏损超过10亿欧元,过于丰富的产品线变成了飞利浦沉甸甸的负担。
另一边,亚洲制造业崛起,改变了全球的制造业格局。
日韩企业进军电视、音响,中国则在照明和家电领域弯道超车。
过去飞利浦那套“欧洲制造”的优势,在低成本高效率面前逐渐失去竞争力。
当高昂的研发成本和多元化布局开始反噬,飞利浦思来想去,决定断臂求生,来了一波大出清。
消费电子业务?卖!
04年,pc显示器业务被卖给了冠捷科技;06年,又把移动电话业务出售给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同年,飞利浦半导体业务80.1%的控股权也卖给由KKR、贝恩资本等私募股权基金组成的财团。
16年,作为飞利浦发家根基的照明业务也独立上市,在18年变成了昕诺飞。
而被视为品牌象征的小家电板块,也陆续被飞利浦出售。
不过,飞利浦也不是什么都卖,赚钱的业务人家牢牢捏在手里。
比如说,医疗。
为啥?因为赚钱。
医疗业务,利润高,周期长,现金流稳。
别看别的领域飞利浦酷酷往外卖,但在医疗上,它太舍得砸钱了。
不管你是提供医疗成像的,还是还是做医疗器械开发的,只要飞利浦觉得你有潜力,那就买。
20多年间,美国ATL超声、惠普安捷伦、德国汤姆泰克等一系列医学设备企业被飞利浦陆续收入囊中。
老对手西门子和通用电气,也作出了同样的选择,他们和飞利浦一起,放弃家电,转型医疗,占据着我国核磁共振与CT市场前三的席位。
问题来了,过去在家电、电子行业累积的名气,难道飞利浦不要了吗?
当然不是,飞利浦干起了和南极人一样的事,贴牌授权。
它把“PHILIPS”的商标租给工厂,自己不参与研发生产,坐等收钱。
这里要科普一个冷知识,贴牌不等同于代工。
代工用得好能实现多方共赢比如if椰子水和三只松鼠。
而贴牌产品完全由代工方设计生产,质量很不好把控。
反观飞利浦,虽然保留品牌所有权,但生产、研发、品控等核心环节完全交给授权方自主运营。
消费者冲着飞利浦的牌子购买产品,结果买到的不是齐天大圣而是六耳猕猴,一旦代工厂为了节省成本降低生产标准,那丢的全是飞利浦的脸啊!
如今,飞利浦的现状是一边用老牌子续命,一边用医疗业务撑场面。
它不想死,也不想太累。
回过头来看飞利浦这一路,我们只能感慨,伟大是不能被预测的。
现在风头正盛的光刻机巨头ASML,是飞利浦孵化的。
蒸蒸日上的恩智浦半导体,原来是飞利浦半导体事业部拆出来的。
原本被卖掉的业务可以组成一个飞利浦宇宙,然而飞利浦,却变成了这个宇宙中一颗平平无奇的星星。
飞利浦不是第一家走品牌授权的公司,也不是最后一家。
它的衰退不是噩梦突然降临,而是像温水煮青蛙一样逐渐失控。
最初,它只是想轻一点、快一点、赚得多一点。
但最后,它丢了消费者的信任,丢了自己的制造根基,也丢了塑造未来的能力。
从“科技狂人”到“科技南极人”,一样可以上桌吃饭。
只不过这顿饭吃得越久,牌子越薄,离最初的梦想也越远。
利用视频平台引流、微信售假!广州一区破获一起商标侵权案,揭开新型售假套路
新用户注册免费领取888元https://www.epbiao.com/topic/xinren/
免费查询商标:https://www.epbiao.com/zt/sbcx17/
商标注册费用:https://www.epbiao.com/feiyong/
- 商标查询
- 版权查询
便捷链接: 商标查询 商标注册 版权登记 专利申请 海外商标注册 商标交易
本文来源:中国商标网 - 商标快讯;“沙湾墨兰”成为番禺区首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申请快速审查办法》发布施行(知识产权报)
版权说明:上述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一品知识产权意见,不承当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