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快讯:全国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数量达5580件;京东公布机器人控制相关专利

305次 2025-09-26

  全国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数量达5580件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杭州萧山开幕。记者从在博览会期间举办的第三届专利密集型产品展览专区活动中获悉,目前全国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数量达5580件,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专利密集型产品是指主要依靠专利参与市场竞争并具有较强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其培育推广是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

  会上介绍全国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情况。王刚 摄

  当日会上,中国专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王文静介绍了全国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情况。

  根据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试点平台数据,截至9月25日,全国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数量达5580件,备案数量181865件。

  其中,认定量排名前五的地区依次为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福建省。上述5个省份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数量共3060件,占总认定产品数的54.84%。

  从产业分布看,5580件认定产品涉及国民经济行业14个门类,其中制造业排名首位,占比达87.6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6.20%,位居次席。

  在培育、推广专利密集型产品,更好服务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浙江是全国的“前沿省份”。

  2023年,浙江获批全国唯一的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推广国家试点。近两年,围绕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和推广培育专利密集型产品,浙江以高校院所专利盘活行动、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金种子”计划等一系列举措为支撑,打造了贯通“专利—产品—企业—产业”全链条的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推广体系。

  目前,该省知识产权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第4,稳居第一方阵。根据2024年最新统计结果,浙江全省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57万亿元,占GDP比重突破20%,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近7个百分点;该省7091家企业累计备案专利产品2.1万件,通过国家认定产品938件,总量居全国第一。

  今年,于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期间举办的专利密集型产品展览,以“创新驱动产品迭代 专利赋能产业智升”为主题,设置核心展区5000平方米,延伸展区5000平方米,汇集了来自全国最具创新性的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成果,共吸引22个省(区、市)的300余家企业参展,800余件专利密集型产品集中亮相,其中100余件产品系首次在国家级展会上展出,16家参展企业将带来首发首秀产品。(完)

  京东公布机器人控制相关专利

  近日,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机器人控制方法、系统、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和产品”专利公布。企查查专利摘要显示,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接收通信连接的机器人发送的图像数据流;根据上述图像数据流,生成重编码图像数据流;将上述重编码图像数据流发送至通信连接的头戴显示设备,以供上述头戴显示设备显示;接收上述头戴显示设备发送的位姿数据;根据上述位姿数据,生成对应上述机器人的控制量信息;将上述控制量信息发送至上述机器人,以供上述机器人控制进行运动。

  该实施方式与智能机器人有关,简化了设备,降低了设备成本和设备维度复杂度,提高了操作灵活性和精度,能够支持复杂操作,且提高了沉浸式体验效果。

  专利“爆款”云集 800多件高科技产品集中亮相数贸会

  一种新模式正加速形成:它以专利密集型产品为枢纽,将大规模市场、大规模生产、大规模资本和大规模研发投入紧密相连,如同一个强大的“聚合器”,推动创新生态高效运转。

  9月25日,以“创新驱动产品迭代,专利赋能产业智升”为主题的第三届专利密集型产品展览专区活动在杭州大会展中心7号馆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作为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持续至9月29日。

  每8元GDP中就有1元

  来自专利密集型产业

  专利密集型产品是指主要由所使用的专利带来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简单说就是靠专利技术“打天下”的产品。它们不仅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更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惠及百姓生活的重要力量。

  比如现场展出的智能外骨骼产品,是一款融合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技术的可穿戴机器人,能实时感知您的每一个动作,在抬腿、迈步的关键时刻提供精准助力;远航人工耳蜗言语处理器Voyager使用高精度专用语音处理芯片,能对安静、噪声、语音和音乐四个场景实现智能切换,为用户提供最佳的听声体验。还有新能源电池、智能家居等贴近民生的产品,让高大上的专利技术不再是展柜里的概念,而是化身为我们身边更长的续航、更加智能的管家,成为便利生活的一部分。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以不到全社会7%的就业人员,集聚了全国企业近五成的研发经费投入,产出了国内七成左右的发明专利,贡献了全国1/8的GDP,相当于每8元GDP中就有1元来自专利密集型产业。

  2023年,浙江获批全国唯一的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推广国家试点。围绕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和推广培育专利密集型产品,浙江以高校院所专利盘活行动、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金种子”计划等一系列举措为支撑,打造了一个贯通“专利-产品-企业-产业”全链条的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推广体系。

  根据2024年最新统计结果,全省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57万亿元,占GDP比重突破20%,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近7个百分点;全省7125家企业累计备案专利产品2.6万件,通过国家认定产品938件,总量位居全国第一。

  一个聚焦专利产业化的展览专区

  汇聚了800余件专利密集型产品

  本届专利密集型产品展览设置展区总面积10000m²,设有序厅、浙江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和推广中心馆、产业馆、企业馆、综合馆及路演区六大区域,汇集了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300余家企业,集中展示人工智能、磁性材料、绿色能源、医疗器械等领域的800余件专利密集型产品,其中100余件产品系首次在国家级展会上展出,16家参展企业的首发首秀产品闪亮登场。

  潮新闻记者 马焱 摄

  “这次我们首发首秀的产品是超级48伏壁虎系统,这个系统的基础是我们的拳头产品48伏低压系统。”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潮新闻记者,“这个超级48伏壁虎系统运用到电动汽车上,一旦车辆的动力电池高压包发起火,这个系统会将低压电池转化为高压,同时像壁虎断尾一样直接切断起火的高压电池包并放弃,让车辆驶离危险区域,既保证了人的生命安全,也保证了车辆安全。目前我们已经围绕着这个产品申请了一系列的专利保护。”这位负责人表示,专利不仅为公司构筑了技术地位,也为接下来的转让授权、融资上市等提供了非常大的价值,是公司非常关键的核心资产。

  与往届相比,本届展览改变了以往按地域或企业类型划分展区的传统模式,首次全面依据人工智能、磁性材料等七大产业链来组织展览空间,紧密围绕产业实际需求,清晰地展示从专利技术到产品,再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让参观者能直观感受到专利如何驱动产业发展。

  据悉,本届展览市场化招展率高达60%,彰显了专利密集型产品日益增强的市场吸引力。“专利的价值最终要通过嵌入产业链、形成市场竞争力来实现。”浙江省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按产业链布展,其核心目的,是强化展览的产业属性,让这个平台不仅是展示窗口,更是资源整合、链式创新的催化剂。

  专利密集型产品线上推广平台启用

  汇集18万多项备案及认定产品

  在展会首日的主题推广活动现场,专利密集型产品线上推广平台正式启用。该平台是全国首个专注于专利密集型产品推广的平台,汇集了来自全国8万多家企业的18万多项的备案及认定产品,关联专利近百万件。平台构建了重点产业、特色领域和地方区域“三位一体”全天候推广体系,为产品开拓市场、获取融资和实现产业化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持。

  活动现场,浙江省知识产权局与中国专利保护协会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实施“百链千企”专利产业化推进工程,围绕专利密集型产品推广和应用、专利转化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国际交流合作、标准化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举办活动等方面,双向奔赴、建立健全常态化的产业领域知识产权合作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为专利密集型企业提供总额1600亿元的授信支持。钠创新能源、阿里云、久立特材等7家企业代表接过了授信牌。这也是建行基于全国首个“专利密集型产品价值评估模型”推出的精准金融服务,为专利注入金融“活水”,让“知产”真正变“资产”。

  此外,本届专利密集型产品展览活动期间,还将聚焦专利导航成果发布、高校院所“双五星”专利转化对接、专利密集型产品推介、企业出海知识产权策略、数据知识产权主题沙龙等9大主题,举办29场专利转化运用产业对接活动,同时邀请11家国内外知名知识产权品牌服务机构,现场提供知识产权专业咨询服务,实现展会期间对接活动全覆盖。

  浙江省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浙江作为全国唯一的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和推广国家试点,将持续深化专利转化运用,构建“专利-产品-企业-产业”的良性循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知识产权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3亿订单背后,是专利密集型产品展的产业化思维变革

  9月25日,作为本届数贸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届专利密集型产品展览启幕。据了解,已有100多个团队洽谈意向订单3亿多元。大规模订单的背后,是策展思路从“展示成果”向“驱动产业”的深刻转变。

  产业链逻辑取代产品罗列

  “镇馆之宝”凸显产业牵引力

  走进本届展览的产业馆你会发现,展区改变了以往按地域或企业类型的传统划分模式,展区不是各类高科技产品的简单汇集,而是按照“人工智能”“磁性材料”“绿色能源”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布局。每个产业馆内,从上游材料、中游技术到下游应用,产业链各环节的代表性专利密集型产品有序陈列。

  策展团队负责人坦言,这并非一次简单的空间规划调整,其内核是强烈的产业化逻辑。“我们思考的起点不是‘有什么产品可展’,而是‘产业需要什么’以及‘如何通过展览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每一个‘镇馆之宝’的选定,都不仅考量其技术先进性,更评估其在产业链中的关键地位和带动效应。”

  本届展览特别在各大产业馆推出了“镇馆之宝”,这些产品无一不是具备核心专利、市场前景广阔、并能有力牵引产业链发展的标杆。

  例如,在绿色能源馆,国网浙江电力的“柔性低频交流输电重大装备”系列专利,已以1020万元许可给中国电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使用,直接破解了中远海风电输送瓶颈。在医疗器械馆,上海微创的胸腹腔内窥镜手术机器人,则代表了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的重大突破。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镇馆之宝’,让企业看到的不仅是一件产品,更是其背后完整的创新链条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以这个展为窗口,引导他们关注一座以科技创新为基石的‘产业之城’。”策展人表示。

  从“样品”到“产品”,再到“产业”

  浙江实践打通转化通道

  合作意向的爆发式增长,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浙江近年来深入推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构建了让科技创新与市场高效对接的机制。

  “在推动专利转化运用方面,浙江已经初步构建了一个多维度、全链条的专利转化生态系统。”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实施“金种子”计划,建立“孵化级-成长级-样板级”企业培育矩阵,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精准支持;在金融赋能方面,联合金融机构开发专利密集型产品价值评估模型,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证券化等,让“知产”变“资产”;在全省布局建设专利导航服务基地、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推广中心等,提供专业服务支撑;除了线下,还建设线上推广平台,打破时空限制,实现专利产品的常态化展示与对接。

  这些途径相互配合,共同推动专利从“纸面”走向“市场”,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上一届的百万到本届的上亿,不仅仅是数字的量变,更是专利密集型产品从“样品”到“产品”再到“产业”的质变信号,标志着专利转化运用生态的日趋成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浙江实践”正结出硕果。

新用户注册免费领取888元https://www.epbiao.com/topic/xinren/

免费查询商标https://www.epbiao.com/zt/sbcx17/

商标注册费用https://www.epbiao.com/feiyong/


  • 商标查询
  • 版权查询
上一篇: 申请专利流程及费用是什么? 下一篇: 商标快讯:“黄梅香米”争取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康两商标获评“湖北省优势商标”

知识产权公司

热门TAGS


济南商标注册商标转让合同安徽iso三体系重庆iso9001建筑企业iso三体系认证宝马商标r商标长沙商标注册 查看全部

厦门一品微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www.epbiao.com 闽ICP备12024801号

免费查询商标能否注册

————零时差对接国家商标局数据库————

  • 商标名称:
  •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