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快讯:宁波高新区高价值发明专利每万人超160件;60%全球专利领跑!AI激活数字经济新引擎
拜尔斯道夫集团祛斑美白专利成分提安明多®中文商标正式发布|最前线
拜尔斯道夫集团正式发布其祛斑美白专利成分提安明多®630的中文商标“提安明多®”。该成分是首个基于人酪氨酸酶筛选的抑制剂,旨在从源头抑制黑色素生成。截至目前,拜尔斯道夫已推出12款含提安明多®630的产品,覆盖大众护肤、皮肤学护肤、高端护肤及专业医美多个场景。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海口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悉,为激发创新活力,该中心近日创新推出专利快速预审服务,专利申请审查周期最快可缩短至15天。
据了解,在专利申请正式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前,海口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供的预先审查服务发挥着关键作用。这项服务旨在帮助申请人消除申请文件中的文本错误和明显实质性缺陷,有效提升申请质量,使高质量申请顺利进入快速审查通道。一旦进入该通道,专利申请审查周期将大幅缩短,助力创新主体更快获得专利保护,抢占市场先机。
据悉,创新主体享受预审服务需先完成备案。备案成功后,创新主体即可提交专利预审案件。
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定批准,海口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预审服务领域覆盖全市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两大重点产业,涵盖70个IPC(小类)分类号和29个洛迦诺分类号。通过预审服务,发明专利审查周期由原来平均16个月预计缩短至3至6个月;实用新型专利由原来平均8个月预计缩短至1至2个月;外观设计专利由原来平均6个月预计缩短至15天至1个月。
海口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快速预审服务是优化知识产权服务、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举措,将为海口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宁波高新区高价值发明专利每万人超160件
近日从宁波高新区获悉,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该高新区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超160件,同比增长20%以上,居宁波市首位。
“这样的成绩不仅是企业创新实力的硬核证明,更勾勒出宁波高新区以专利为核、以产业为基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宁波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宁波高新区累计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4家和优势企业11家、浙江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0家,111家企业入选浙江省“金种子”计划培育库。其中,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激智科技”)、赛尔富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尔富电子”)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激智科技、赛尔富电子、宁波路宝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路宝科技”)等企业获第四届宁波市专利创新大赛金奖。
优异成绩的背后是“专利-产业-经济”的良性循环。在宁波高新区,显示材料集群已形成“基础材料-核心部件-终端应用”完整产业链。其中,激智科技“一种用于扩散增光复合膜贴合层的涂层组合物及一种扩散增光复合膜”技术被写入行业标准,该企业也跻身全球高端显示材料领域。
在交通基建领域,路宝科技“一种钢桥桥面铺装结构及铺装方法”专利攻克钢桥桥面铺装高温稳定性差、界面薄弱、疲劳脱层、寿命短等世界性难题,实现一次铺装成型,并具备在零下15摄氏度环境下2小时快速保通的能力,书写“全球首创技术破解百年行业难题”的篇章。
让专利从“纸面上的智慧”转化为“产业里的动能”,还需要全周期的精准护航。近年来,宁波高新区构建“政策激励+产业协同+专业服务”立体化培育体系,为创新成果落地生根提供全链条支撑。
一方面,宁波高新区围绕靶向激励机制,出台覆盖知识产权培育、转化全链条的政策包,用真金白银激发企业创新热情。另一方面,宁波高新区聚焦重点优势产业,在宁波市率先开展区级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首批6家企业获得立项,目前已形成高价值专利培育“省-市-区”三级培育梯队,企业专利布局能力显著提升。(宁高馨)
60%全球专利领跑!AI激活数字经济新引擎
生产线上每1.7秒产出一组电芯,缺陷率大幅下降;机器人“电子鼻、机械眼”实时监测耕地土壤和农作物状况;影像大模型一次扫描,可完成多器官病灶筛查与诊断……这些先进的智慧场景,由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网”编织成现实。
“十四五”以来,我国在数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人工智能综合实力实现整体性、系统性跃升,国家数据局数据显示,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
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落地,从制度供给到生态共建,人工智能加速融入经济社会。
制度保障,为创新护航——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等新政策相继出台,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按下发展“加速键”。持续加强基础研究、集中力量攻克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以人工智能领域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加速各领域科技创新突破。
创新活力迸发,开辟产业新赛道——
“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和产业规模持续增长,DeepSeek、通义千问等国产大模型引领全球开源创新生态,AI手机等终端产品加速普及。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广阔的应用场景里,不断打开市场新空间。
数据要素流通,潜能持续释放——
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在数字经济领域积蓄势能,展现强劲动能。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40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40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人工智能,在千行百业“生根”,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
在农业领域,国产“万象耕耘”农业大模型,整合超4000万条农业专业知识,结合土壤墒情监测与气象预警,助力春种秋收;
在民生场景,上海熙香AI食堂超3000种菜谱,通过智能算法实现口味与烹饪量的动态调整,服务千家万户;
在工业一线,安徽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出工业大模型3.0,助力中小企业“研产供销服管”数字化转型。“十四五”以来,我国已建成超3.5万家基础级、7000余家先进级、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展望“十五五”,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技术迭代加速演进,依托专利和产业优势,我国人工智能在高质量发展中跑出更稳、更快的“加速度”。
新用户注册免费领取888元https://www.epbiao.com/topic/xinren/
免费查询商标:https://www.epbiao.com/zt/sbcx17/
商标注册费用:https://www.epbiao.com/feiyong/
- 商标查询
- 版权查询
便捷链接: 商标查询 商标注册 版权登记 专利申请 海外商标注册 商标交易
本文来源:中国商标网 - 专利快讯:宁波高新区高价值发明专利每万人超160件;60%全球专利领跑!AI激活数字经济新引擎
版权说明:上述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一品知识产权意见,不承当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