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快讯:报告:中国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人工智能专利;我国成世界首个突破400万件发明专利的国家

256次 2025-11-10

 报告:中国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人工智能专利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进博会期间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5》显示,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重要领域取得新成果。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突破400万件的国家,拥有的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数量最多,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的比重达到60%。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加快布局,为新增长动能奠定坚实基础,不断塑造创新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我国成世界首个突破400万件发明专利的国家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今年以来,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优质企业不断壮大。国家高新区加快创新发展步伐的同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加速技术成果转化的科技服务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全国共登记技术合同64.4万项,合同成交额4.8万亿元,同比增长18.3%。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赵超凡:“十四五”以来,科技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2.3%。2024年,全国共登记技术合同99.4万项,合同成交额6.8万亿,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今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先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目前在现有3大技术交易所、12个技术转移区域中心、36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420家重点技术转移机构基础上,建设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

  最新发布的《中国市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能力研究报告》显示,“十四五”以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发明专利的国家。

  2024年我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位居全球第10位,在量子、生命、空间等科学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2024年全球科技集群排名中均居前五。

  2025互联网蓝皮书今日发布:中国6G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

  11月8日,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牵头编撰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和《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正式发布。自2017年起,蓝皮书已连续九年面向全球发布,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一项重要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充分展现互联网发展的新进展、新成就,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总结了一年来中国互联网发展实践成效和趋势。一年来,信息基础设施持续优化升级,数字经济向质向深向实向稳发展,数字产业化亮点和创新不断,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赋能效应凸显。

  网络内容和数字文化供给精准多彩,网络文明建设持续深化,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持续健全。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持续推进,网络安全防护保障能力大幅跃升。电子政务和数字社会建设提质增效,数据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网络法治系统化规范化程度日益提升,网络营商环境优化,平台经济有序发展。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参与全球数字治理,积极推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

  《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立足全球视野,梳理总结世界互联网发展情况。一年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持续向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演进。

  信息领域基础技术与应用技术加速跃升,为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人工智能驱动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和增长,技术赋能全球互联网媒体发展,推动内容生产智能化转型。全球网络安全呈军事化智能化交织的复杂态势,主要国家和地区持续加强网络安全能力建设。政务创新应用持续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和数据跨境流动成效显著。推动技术规范有序发展是全球网络法治建设的重要主题,各国对数字治理规则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领域的合作与竞争并存。

  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总数已经达到6.84亿户,累计建成5G基站455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1.18亿户。中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占比达60%;6G专利申请量在全球约占40.3%,位居全球第一;中国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

  6000万元专利诉讼纠纷“找上门” 国力电子回击:索赔缺乏依据,已提请涉案专利无效

上市4年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国力电子(688103.SH,股价65.46元,市值62.39亿元),正面临一场索赔金额达6000万元的专利权纠纷。

11月3日晚间,国力电子公告披露,公司及其两家子公司于2025年10月31日收到了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发来的《民事起诉状》。原告为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宏发”)。厦门宏发声称,国力电子的直流接触器产品侵犯了其持有的4项专利权。

记者注意到,此次诉讼“来势汹汹”,厦门宏发不仅要求国力电子及其子公司合计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6000万元,还提出了“立即停止侵犯原告涉案专利的行为”“销毁相关产品库存及相关模具”的诉求。

针对这项突如其来的诉讼,国力电子在公告中予以强硬回击。公司表示,经研究分析,认为“有较强的证据可以证明这四项专利应属无效”,且公司产品“也并不侵犯该四项专利”。国力电子称,6000万元的索赔“缺乏事实和法律上的依据”。

国力电子及其两家子公司成被告
11月3日晚间,国力电子披露了一起涉及公司的重大诉讼。公告显示,公司于10月31日收到了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发来的《民事起诉状》等相关材料。

此次诉讼的原告为厦门宏发,被告方则涉及国力电子及其下属的多家子公司。

根据公告,被告一为国力电子,被告二为国力电子下属控股子公司昆山国力源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被告三为国力电子全资子公司昆山瑞普电气有限公司。此外,天津创兴嘉业科技有限公司为被告四。

厦门宏发在起诉状中声称,国力电子的直流接触器产品侵犯了其4项专利。根据国力电子2025年半年度报告,直流接触器(含接触点组)是公司的主要产品之一,目前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领域,并已在航天航空、储能等领域中批量使用。

厦门宏发请求判决被告侵犯了其持有的四项专利,专利号分别为ZL201821704410.4、ZL201922495119.1、ZL201510971669.X和ZL201810135673.6。

基于上述指控,原告厦门宏发还向被告方提出了另外两项主要诉讼请求。

一是请求判决被告对侵权行为进行赔偿,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为制止侵权行为而支出的合理费用合计6000万元整,并承担相应的诉讼费用等;二是原告请求判令国力电子及其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原告涉案专利的行为,并销毁相关产品库存及相关模具”。

对于案件进展,国力电子在公告中称,该案件目前所处的诉讼阶段为“法院已立案受理,尚未开庭审理”。

    国力电子否认侵权,提专利无效宣告以力证清白
面对厦门宏发6000万元的索赔以及销毁库存、模具等要求,国力电子在公告中明确表达了否认侵权的立场,并迅速采取了反制措施。

国力电子表示,公司对厦门宏发的四项涉案专利“做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分析”。公司认为,“有较强的证据可以证明这四项专利应属无效”,并且强调“公司产品也并不侵犯该四项专利”。

基于此,国力电子认为,厦门宏发基于该四项专利向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合计索赔6000万元,“缺乏事实和法律上的依据”。

公告披露,在收到起诉状后,公司迅速行动。11月3日,国力电子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起针对涉案专利的无效宣告请求程序”。公司表示,下一步将对是否构成专利侵权提出合理抗辩。

尽管面临重大诉讼,国力电子在公告中向投资者传递了信心。公司强调,目前公司“研发、生产、经营均正常”,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均不会受到未决诉讼的影响”。

对于诉讼可能对公司损益产生的影响,国力电子表示,鉴于诉讼尚未开庭审理,最终的判决结果尚不确定,因此尚不能判断该诉讼事项对公司本期或期后利润等的具体影响。同时,国力电子也明确指出,本次诉讼不会对公司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从国力电子此前披露的财报数据看,该索赔金额不低。2024年年报显示,国力电子报告期内实现的归母净利润为3023.76万元;2025年三季报显示,国力电子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5571.75万元。此次6000万元的索赔金额,已远超公司2024年全年的净利润。

国力电子在公告中重申,公司一向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尊重他人合法权利,持续倡导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并坚持通过合法合规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免费查询商标https://m.epbiao.com/zt/sbcx17/

专利查询https://m.epbiao.com/theme/zhuanlishenqing/

版权登记https://m.epbiao.com/banquan/


  • 商标查询
  • 版权查询
下一篇: 商标快讯:驰名商标可跨类保护 以防范商誉稀释与不正当竞争;构建多方协同保护生态 破解电商环境下商标保护困境

知识产权公司

热门TAGS


重庆iso三体系认证男装商标转让建筑企业iso三体系认证外观专利找商标广东商标专利代理人考试女装商标转让 查看全部

厦门一品微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www.epbiao.com 闽ICP备12024801号

免费查询商标能否注册

————零时差对接国家商标局数据库————

  • 商标名称:
  • 联系电话: